發布時間:2021-08-24 17:02:06來源:轉載
古琴和古箏演奏不僅可以讓人一飽耳福,更滌蕩了心靈,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追捧。那么古琴和古箏的區別是什么,哪個好學?
古琴和古箏哪個好學?
小編個人認為,無論學什么都是有一定難度的,要想想自己喜歡哪個,因為喜歡所以會有興趣去學,這樣學起來不會感覺枯燥,效果也會更好一些。若實在要把二者拿來比較我認為古箏要容易些吧,古箏現階段比較趨向于大眾一些,學習古琴的比較少,老師不太好找,但是古琴更有古風更優雅一些。不管古箏還是古琴,只要每天堅持練習,一兩年都可以掌握很多曲目的。
古琴和古箏的區別是什么?
兩者形成年代上的區別:
1、古琴:是我國歷史較悠久的彈撥類樂器,有實據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
2、古箏又名"秦箏",在戰國的時候箏就已經流行了。
形制上的區別:
1、古琴琴身以琴面與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稱"七弦琴"。琴弦由絲絨繩系住,拴繞于雁足(弦軸)上,屬彈撥樂類的"無馬樂器"。
2、古琴由桐木和梓木所制,形體造型頗有典故。琴體總長度為3尺6寸5分(折合約1225mm),以象征一年有365天,琴面呈拱弧形,代表天,琴底平,則代表地,以此印證“天圓地方”之說。
音域、音色、表現力上的區別:
1、古琴雖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寬達四個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個"琴徵",可以彈奏出許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樸而典雅,表現力富有內涵,異常豐富,故古時被文人雅士列為"琴、棋、書、畫"之首;個人感覺在藝術表現上屬于寫意類。
2、而古箏基本上是一弦1-2個音,同一弦中移動弦馬(柱),可以調作音高,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淳厚優美,悠揚悅耳,表現力豐富而形象。
曲譜上的區別:
1、古琴琴譜自成一格,古時多用"文字譜",到了唐朝后多用“減字譜";減字譜相傳為唐代曹柔據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減字譜的每一字塊為由漢字減少筆畫后組合而成的復合字。這種譜式主要只記指法動作和弦序、徽位而不記音高和節奏,所以是屬于指法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