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2 14:46:02來源:用考網綜合
大學后到底要不要參加社團活動?選擇什么社團好?社團會不會影響學習?是大學新生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在我看來,大學最寶貴的就是時間和選擇的自由。而社團,絕對是大學里最有價值的部分。
社團主要分三類。第一種是提升能力型;第二種是興趣型;第三種是略帶商業性質型。
第一種、提升能力型
通常大家都是抱著鍛煉自己,提升能力的目的去的。首選是學生會。學生會組織健全,能夠承辦各種大型活動,是學校老師的得力助手,自然也有不少福利。
首選學生會,最好是學生會的核心部門。
怎樣判斷是核心部門?小妙招就是哪個部門老出學生會主席。特別推薦進學生會主席之前任職的部門,因為這種部門干的活通常比較重要,比如組織活動,策劃,人事管理,都是核心工作,最能鍛煉人。當然如果你擅長某一方面,可以進最對口的部門,比如說宣傳部門,科技部門。但是如果你想往上走做干部的話,除了自己能力很重要,還得有人罩著你,你的部門有地位就很關鍵了。
其實在職場上也是一樣,一個人升職不僅看他自己的工作表現,還得看上面有沒有來自他部門的領導,還得看他的部門是不是足夠有地位,別人要不要給面子,能明白我意思嗎?
第二種、興趣型
既然是興趣類社團,就不要糾結太多了,學門技能或者找到一起玩兒的伙伴是最大的初衷。
興趣型不要有壓力,職位也不重要,放輕松。
第三種、商業性質型
要么是背后有企業,要么是一群創業激情的小伙伴的奮斗營。比如說有一些企業在學校設立一些俱樂部,招募校園大使,例如聯想,華碩設立的精英匯。
這種社團的挺好的,一方面能夠鍛煉出一些做活動的本領,另外還會有公司的指導,實習機會等;有的還有賺錢的機會。但是要擦亮眼睛,最好選大公司,謹慎考量工作內容,不要做一些不太好的事情,透支自己的信用為別人做嫁衣。
對于社團,大學生要避免這3個誤區。
第一、把進社團當賣身
很多人把社團看得太重了,覺得進了一個社團就好像簽了賣身契一樣,需要一輩子。這樣就想的太沉重了,社團就像緣分,緣分來了好好珍惜,緣分盡了好聚好散,沒有什么大不了了。退社團也不要當做太嚴重,大家還是好朋友嘛,不過有的社團負責人確實小心眼,對退社團的人可能會記仇。
第二、視野局限
不要把自己所接觸的當做全部,比如在你的社團里有些崗位,在別的社團可能是另外一些崗位;在你的社團里辦活動是這樣流程,在別人的社團有別的玩法。不要局限在自己的部長的經驗,不要局限在自己社團的規則。
多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玩法,把思路打開。
第三、社團和學習不可兼得
拿我自己來說,我有6個社團,3個社團做到負責人,但是我依然每年拿獎學金。不是社團耽誤了你的學習,是你不懂學習,不搞社團你照樣學不好。 說社團影響學習的人,本身的時間管理能力就不行,更應該趁此機會去學習怎樣協調不同的事情,怎樣去管理自己的時間,怎樣去讓自己多線程工作。因為你會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角色的增多,尤其是步入職場后,你的事情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雜,越來越需要同時做很多事情。當你遇到很多工作同時襲來的時候,能夠處理好嗎?這項技能應該在大學就練起來,受用一輩子!
說了這么多,社團的好處是什么呢?我強調3點。
第一點,提升能力
越難進的社團,越難進的部門,越鍛煉人,怎樣通過面試,我下屆節會分享。你要學著真正地去負責,去執行一項活動,會涉及到很多東西,能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組織策劃、團隊合作、溝通協調。
第二點、鏈接人
社團可以向一些優秀的人去學習,尤其是做到社團高層的學長學姐一般都有很多優秀的特質。你會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為學習和成長上的好伙伴,甚至是一輩子的好朋友。偷偷透露一下,相當大比例的大學生都是通過社團脫單的。做到社團越高層,越能結交到更多的人脈,獲取更多的資源。
第三點、豐富自己的經歷
做更多的事,見更多的人,極大地豐富自己的閱歷和生活。更珍貴的是,當你在做A事情的時候,可能接觸到了B東西,幫助你打開了一扇又一扇門,發現更多的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沒有社團經歷,你根本不會知道。
社團是一個小社會、小公司,在社團里做的好的人,通常在職場上也能混的風生水起。大學正是因為有了社團才如此精彩,你怎么能錯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