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1 15:10:37來源:有考培訓網綜合
我們的學術論文編寫主要是包含了幾個部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論文結構
1、論文題目:要求準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匯。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征的詞語,便于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匯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并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于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學位論文的一般格式和順序
學位論文應包括(1)中文封面;(2)中文頁面;(3)英文頁面;(4)論文獨創性聲明和使用授權聲明;(5)中文內容提要及關鍵詞;(6)英文內容提要及關鍵詞;(7)目錄;(8)正文;(9)致謝;(10)參考文獻等7大要素并按此順序排列。其他可以選擇添加的內容有:位于目錄之后的內容:(11)符號、變量、縮略詞等本論文專用術語的注釋表;參考文獻后按序排列的內容:(12)附錄;(13)索引(中、英文);(14)作者簡介(包括在學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學術成果清單);(15)后記。
緊接英文頁面之后的學位論文獨創性聲明和使用授權聲明(見附件一)需要由研究生本人親筆簽名,學位論文需要提交電子版以便于數據庫管理和網上查閱。有保密要求不宜公開的論文由導師申請,院系審核,經校保密工作委員會審查后,提交研究生學位辦公室批準后同意保密,保密期后自動承認使用授權聲明,并予以公開。
碩士學位論文一般在三萬字以上,博士學位論文一般在五萬字以上。文字采用中文簡體;除藝術、古籍等個別經研究生院特許的情況外不得采用繁體字。鼓勵采用中英文雙語寫作,但上交國家及校圖書館的論文必須用中文。
本格式主要適用于理、工、醫、管學科的學位論文和一般的文科論文,特殊情況經研究生院批準后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