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2-23 10:26:07來源:用考培訓網綜合
相信很多人已經在準備安全工程師考試了,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一些關于安全工程師考試的講義及資料,希望能幫到大家
考試目的
考查專業技術人員掌握專業安全技術,并綜合運用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政策、安全生產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安全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講義
職業衛生概述
職業性有害因素按來源分類
(1)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①化學因素。包括生產性粉塵和化學有毒物質。
生產性粉塵,例如:矽塵、煤塵、石棉塵、電焊煙塵等。
化學有毒物質,例如:鉛、汞、錳、苯、一氧化碳、硫化氫、甲醛、甲醇等。②物理因素。例如:異常氣象條件、異常氣壓、噪聲、振動、輻射等。③生物因素。例如:附著于皮毛上的炭疽桿菌、甘蔗渣上的真菌,醫務工作者可能接觸到的生物傳染性病原物等。
(2)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①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性職業緊張。③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④個別器官或系統過度緊張,如視力緊張等。⑤長時間不良體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①自然環境中的因素,例如炎熱季節的太陽輻射。②作業場所建筑衛生學設計缺陷因素,例如照明不良、換氣不足等。
按《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分類
2013 年 12 月 23 日,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 4 部門聯合印發《職業病分類和目錄》。該《分類和目錄》將職業病分為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職業性化學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職業性傳染病、職業性腫瘤、其他職業病 10 類 132 種。
職業接觸限值(OEL)
(1)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指以時間為權數規定的 8h 工作日、 40h 工作周的平均容許接觸濃度。
(2)最高容許濃度(MAC),工作地點、在一個工作日內、任何時間有毒化學物質均不應超過的濃度。
(3)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在遵守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前提下容許短時間(15min)接觸的濃度。
(4)超限倍數。對未制定 PC-STEL 的化學有害因素,在符合 8h 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的情況下,任何一次短時間(15min)接觸的濃度均不應超過的 PC-TWA 的倍數值。
二、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安全生產管理
1.依據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結合安全生產實際,擬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計劃,起草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計劃。
2.根據安全生產工作有關要求,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和安全生產檢查,參與實施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選用和管理勞動防護用品及各類消防器材,提出各生產環節安全生產事故預防控制措施。
3.根據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工藝、主要設備設施、作業環境和安全管理等動態變化情況,辨識作業場所及崗位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編制對策措施。
4.根據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實際情況,辨識生產場所和儲存區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完成申報工作,編制對策措施。
5.依據有關法規標準,掌握動火、高處作業、受限空間(有限空間)、臨時用電等危險作業存在的主要風險及作業許可(審批)要求。
6.針對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潛在的事故風險,參與編制本單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策劃應急演練,評估演練效果。
7.根據職業危害防治要求,辨識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制定典型職業危害的防治措施。
8.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實際狀況,參與策劃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方案。
9.根據生產安全事故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等情況,界定事故的等級。
10.根據生產安全事故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和傷害方式等特點,界定傷亡事故類型,分析事故的直接、間接原因。
11.根據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特點,應用事故調查技術和方法,制定輕傷事故調查程序,編寫輕傷事故調查報告。
12.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實際情況,分析事故責任類型,編制事故防范措施,分析、排查、整改事故隱患。
(二)安全生產技術基礎
1.熟悉機械、電氣的危險、有害因素及其傷害與事故類別,制定相應的事故預防措施。
2.針對不同物質材料、不同類型的火災,制定相應的防火措施和撲救方法;制定電氣設備、粉塵、民用爆炸物品和煙花爆竹等的防爆措施。
3.根據生產經營單位的實際情況,編制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及技術措施、特種設備安全附件及其使用要求,以及特種設備事故的預防、控制和應急措施。
4.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特性,選用相應的包裝與儲運方法,以及泄漏控制、火災控制和銷毀處置的措施。根據危險化學品對人體危害的特性,選用適當的防護措施與現場搶救方法。
5.根據相關安全標準和動火、受限空間(有限空間)等特殊作業管理制度,進行風險分析,編制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更多培訓課程: 六盤水安全工程師 更多學校信息: 貴州六盤水優路教育培訓學校 咨詢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