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5 10:03:16來源:用考培訓網綜合
小編整理了2020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知識點:制定噪聲防治對策的原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學習愉快!
制定噪聲防治對策的原則?
答疑:
⑴工業CP噪聲防治措施應針對CP投產后噪聲影響的最大預測值制訂,以滿足廠(或場、邊)界和廠界外敏感目標(或聲環境功能區)的達標要求。
⑵交通運輸類CP(如公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機場項目等)的噪聲防治措施應針對CP不同代表性時段(運行近期、中期、遠期)的噪聲影響預測值分期制定,以滿足聲環境功能區及敏感目標功能要求。其中,鐵路CP的噪聲防治措施還應同時滿足鐵路邊界噪聲排放標準要求。
類比調查法
類比法:只能做半定量或定性預測。對三級評價或二級評價的個別情況(如對地面水EI較小的水質參數或在地面水環境中遷移轉化過程復雜而其影響又不太大的水質參數),由于評價時間短、無法取得足夠的數據,不能利用數學模式法或物理型法預測CP的EI時可采用此法。CP對地面水環境的某些影響,如感官性狀、有害物質在底泥中的累積釋放等,目前尚無實用的定量預測方法,可以采用類比調查法。
預測對象與類比調查對象之間應滿足下要求:
①兩者地面水環境的水力、水文條件和水質狀況類似。
②兩者的某種EI來源應具有相同的性質,其強度應比較接近或成比例關系。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分級
⑴排入GB3838Ⅲ類水域(劃定的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一級標準。
⑵排入GB 3838中Ⅳ、Ⅴ類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二級標準。
⑶排入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執行三級標準。
⑷排入未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必須根據排水系統出水受納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別執行⑴和⑵的規定。
⑸GB3838中Ⅰ、Ⅱ類水域和Ⅲ類水域中劃定的保護區,GB3097中一類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現有排污口應按水體功能要求,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以保證受納水體水質符合規定用途的水質標準。
建設生態城市的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長,世界城市化的進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預計 2025年將會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態環境將成為人類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是社會生產力和商品 經濟發展的產物。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會物質財富、人類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時也集中了當代人類的各種矛盾,產生了所謂的城市病。諸如城市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礎設施落后、水資源短缺、能源緊張;城市的人口膨脹、交通擁擠、住宅短缺、土地緊張,以及城市的風景旅游資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壞等。這些都嚴重阻礙了城市所具有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功能的正常發揮,甚至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今后10年是我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階段,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環境問題是否處理得好是涉及全球環境問題改善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實現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協調統一,就成為國內外城市建設共同面臨的一個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
隨著可持續發展思想在世界范圍的傳播,可持續發展理論也開始由概念走向行動,人們的環境意識正不斷得到提高。當今世界一些發達國家,伴隨著現代生產力的發展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使現代人對生態需求與消費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顯得重要。有關專家認為,21世紀是生態世紀,即人類社會將從工業化社會逐步邁向生態化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講,下一輪的國際競爭實際上是生態環境的競爭。從一個城市來說,哪個城市生態環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資金和物資,處于競爭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設生態城市已成為下一輪 城市競爭的焦點,許多城市把建設“生態城市”、“花園城市”、“山水城市”、“綠色城市”作為奮斗目標和發展模式,這是明智之舉,更是現實選擇。
大力提倡建設生態型城市,這既是順應城市演變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城市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一是搶占科技制高點和發展綠色生產力的需要; 發展建設生態型城市,有利于高起點涉入世界綠色科技先進領域,提升城市的整體素質、國內外的市場競爭力和形象。二是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黨中央把“可持續發展”與“科教興國”并列為兩大戰略,在城市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當然要貫徹實施好這一重大戰略。三是解決城市發展難題的需要;城市作為區域經濟活動的中心,同時也是各種矛盾的焦點。城市的發展往往引發人口擁擠、住房緊張、交通阻塞、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城市經濟發展與城市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反映,建立一個人與自然關系協調與和諧的生態型城市,可以有效解決這些矛盾。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需要;隨著經濟的日益增長,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對生活的追求將從數量型轉為質量型、從物質型轉為精神型、從戶內型轉為戶外型,生態休閑正在成為市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