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這座生態與發展并重的城市,在生態旅游項目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完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根據2025年廣東省河源地區一級建造師考試的報名條件,以下是詳細的報考要求:
一、報考條件
凡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以申請參加2025年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
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4年。
取得工學門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3年。
取得工學門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碩士學位: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2年。
取得工學門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博士學位: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1年。
二、學歷與專業要求
學歷必須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承認的正規學歷或學位。
工作年限計算截止日期為2025年12月31日。
全日制學歷報考人員,未畢業期間經歷不計入相關專業工作年限。
非全日制學歷(如自考、成考、網絡教育、電大等)的考生,其工作經驗可計算取得學歷前后的相關工作年限。
三、免試部分科目條件
符合以下條件的考生可以免試部分科目:
免試《建設工程經濟》和《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符合報名條件,并于2003年12月31日前取得建設部頒發的《建筑業企業一級項目經理資質證書》,并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員,可免試《建設工程經濟》和《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兩個科目:
受聘擔任工程或工程經濟類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具有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并從事建設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20年。
免試人員需參加《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和《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考試
四、增報專業條件
免試人員只需參加《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和《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兩個科目的考試。
已取得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選擇《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科目的相應專業報名參加考試。考試合格后,將核發國家統一印制的相應專業合格證明,作為注冊時增加執業專業類別的依據。
五、報名時間與考試時間
報名時間:預計2025年6月10日至7月7日。
考試時間:2025年9月20日至21日。
一、《建設工程經濟》計算題概述
《建設工程經濟》科目為100分,考試時間為2小時。題型分為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其中單項選擇題60道,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20道,每題2分。計算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模塊:
資金時間價值:包括現值、終值、年金等計算。
投資方案比選:包括凈現值、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等計算。
工程估價:包括工程造價、工程量清單計價、工程結算等計算。
二、常見計算題類型及解題技巧
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
常見題型:計算現值、終值、年金等。
解題技巧:
現值與終值的計算:現值(PV)是指未來某一時點的資金在當前時點的價值,終值(FV)是指當前資金在未來某一時點的價值,考生需熟練掌握復利公式。
年金計算:年金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每期等額支付的資金。考生需掌握年金現值(PVA)和年金終值(FVA)的計算公式。
投資方案比選的計算
常見題型:計算凈現值(NPV)、內部收益率(IRR)、投資回收期等。
解題技巧:
凈現值(NPV)的計算:凈現值是指項目未來現金流的現值與初始投資的差額。
內部收益率(IRR)的計算:內部收益率是使凈現值為零的折現率。考生需通過試錯法或使用財務計算器求解IRR。
投資回收期的計算:投資回收期是指項目收回初始投資所需的時間。考生需根據項目的現金流情況,計算累計現金流達到初始投資的時點。
工程估價的計算
常見題型:計算工程造價、工程量清單計價、工程結算等。
解題技巧:
工程造價的計算:工程造價包括直接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等。考生需掌握各費用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根據工程量清單進行計價。
工程量清單計價:工程量清單計價是根據工程量清單中的項目,逐項計算各項目的費用。考生需熟悉工程量清單的編制規則,并能夠準確計算各項目的費用。
工程結算的計算:工程結算是根據合同約定,計算工程項目的較終費用。考生需掌握工程結算的基本流程,并能夠根據合同條款進行計算。
2025年一級建造師備考建議
距離2025年一級建造師考試還有近一年的時間,考生可以根據考試時間制定科學的備考計劃。以下是幾點備考建議:
制定詳細的復習計劃
根據考試時間倒推,將備考分為基礎階段、強化階段和階段。基礎階段以教材為主,全面掌握知識點;強化階段通過做題鞏固知識;階段則重點突破高頻考點和難點。
合理分配復習時間
公共科目(經濟、法規、項目管理)與專業實務科目的復習時間應合理分配。建議考生在前期重點復習公共科目,后期集中攻克專業實務,尤其是案例分析題。
注重真題練習
歷年真題是備考的重要參考資料。通過真題練習,考生可以熟悉考試題型、了解命題規律,并查漏補缺,提升應試能力。
關注考試大綱變化
雖然2025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大綱預計不會有大變動,但考生仍需關注官方發布的新考試大綱,確保復習內容與考試要求一致。
模擬考試,調整狀態
在考前一個月,考生應進行多次模擬考試,嚴格按照考試時間作答,培養考試節奏感,并調整心態,避免考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