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9-01 14:12:24來源:轉載
深感時代變革的步伐來臨得如此之快,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深度學習,大數據時代更是AI的時代,人工智能不斷自我學習更新,倍增的學習能力和無限的存儲空間,是人腦遠不能及的。那么,中國的人工智能現在發展到什么階段了?人工智能未來如何拉動中國經濟的增長?人工智能對社會和生活的影響有多大?
中國經濟在科技革命研發水平上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過去30多年,我們只是做世界加工廠,那個時候中國完全不融入科技革命的研發,我們只是融入了全球化的浪潮,做世界加工廠,然后迅速的出口換匯。
第二個階段就是現在的互聯網,我們是雖然沒有原創的東西,但是我們把別人的科技成果用得很好的一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就是未來,我們要創造出自己的原創,而這個契機或者說“彎道超車”的這個拐口就是人工智能,而正好這一方面,中國人不但勤勞勇敢,而且中很聰明智慧,我們現在人工智能的研發方面基本上與美國不相上下。
未來人工智能在中國經濟的發展空間有多大?
中國國務院在2015年5月9號發了一個文件叫《中國制造2025》,在2017年的7月21號又發了一個文件,叫《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規劃》,這兩個文件都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中國制造2025》主要是講通過三個階段把中國的制造業在2050年左右,進入到世界制造業的第一方陣。《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規劃》提出了非常具體的目標,也是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20年,第二個階段是2025年,第三個階段就是到2030年。
人工智能重塑司法更公平更公正
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正在以的廣度和深度改變著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在人工智能帶來的技術革命中,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司法審判領域,符合中國的國家戰略。
把人工智能與司法體制改革相結合,是中國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支撐,尤其是在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中,通過強化數據的深度,把統一的證據標準加入到數據化的程序中,有利于提高審判效率,維護社會正義。
基于現實層面的需求和技術層面的可能性,人工智能進入法院將成為人工智能時代下的必然趨勢。
人工智能如何賦能精準農業?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3S”、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的跨界融合,“精準農業”已成為合理利用農業資源、提高農作物產量、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態環境的一種重要的現代農業生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