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8-26 15:01:36來源:轉載
軟件是計算機系統中與硬件相互依存的一部分,包括程序、數據、與其相關文檔的完整結合。軟件 = 程序 + 數據 + 文檔。使用人工或自動的手段來運行或測量軟件系統的過程,目的是檢驗軟件系統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并找出與預期結果之間的差異。那么,軟件測試的目的是什么?
軟件測試基礎理論知識
軟件的特點:
① 軟件是一種邏輯體,而不是具體的物理體,因而它具有抽象性;
② 軟件的生產與硬件不同,它沒有明顯的制造過程,對軟件質量的控制,必須在開發方面下功夫;
③ 在軟件運行和使用期間,沒有硬件那樣的機械磨損和老化問題,然而它存在退化問題,必須進行多次的修改和維護;
④ 軟件的開發和運行常常受計算機系統的制約,對計算機系統有著不同程度的依賴性,為了解除這種依賴性,在軟件開發過程中提出了軟件移植問題。
⑤ 軟件本身是復雜的,軟件的復雜性可能來自它所反映問題的復雜性,也可能來自程序邏輯結構的復雜性。
⑥ 軟件成本的昂貴。軟件的研制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復雜的、高強度的腦力,它的成本比較高。
軟件的分類:
按照功能劃分:
系統軟件:如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各種驅動軟件等
應用軟件:
如Office、金山詞霸、QQ等
按照技術結構劃分:
單機版本:
如Office,畫圖工具等
C/S結構軟件:
如QQ、MSN等
B/S結構軟件:
如新浪、搜狐、google等
按照用戶劃分:
產品軟件:
Office、財務處理軟件、金山毒霸等
項目軟件:
如為企業定制的OA系統等
按照開發規模劃分:
類別 參與人數 開發時間
小型 10人以下 1-4個月
中型 10-100人 1年以下
大型 100人以上 1年
軟件測試的概念:
軟件測試就是為了發現錯誤而執行程序的過程(狹義觀點)。
使用人工或自動的手段,來運行或測試軟件系統的過程,目的是檢驗軟件系統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并找出與預期結果之間的差異。(標準定義IEEE )
軟件測試就是為了證明程序有錯,而不是證明程序無錯誤(辨證觀點) 。
測試被定義為“對軟件系統中潛在的各種風險進行評估的活動”。(風險觀點)軟件測試就是“驗證(Verification)”和“有效性確認(Validation)”活動構成的整體,即軟件測試V&V 。(標準觀點)
要完整理解軟件測試,就要從不同方面去審視軟件測試,概括起來,軟件測試就是貫穿整個軟件開發生命周期,對軟件產品(包括階段性產品)進行驗證和確認的活動過程,其目的是盡快盡早地發現在軟件的缺陷。
軟件測試的對象:
① 源程序/目標代碼
② 各開發階段的文檔(需求規格說明、概要設計說明、詳細設計說明及其它相關文檔)
軟件測試的目的:
從用戶角度看的目的:通過軟件測試發現隱藏的錯誤和缺陷,考慮是否可以接受該產品。從開發者角度看的目的:表明軟件產品不存在錯誤,驗證軟件實現了所有用戶的要求。從測試人員角度看的目的:發現錯誤,預測錯誤,提供軟件可靠性錯誤,對軟件做出評價。
① 幫助開發人員、測試工程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
② 減少軟件的缺陷數目或者降低軟件缺陷的密度。
③ 提高軟件的可靠性
④ 評估軟件的性能指標。
⑤ 增加用戶對軟件的信心。
⑥ 測試的較終目的是盡快盡早地發現在軟件中的缺陷,通過修正各種錯誤和缺陷提高軟件質量,回避軟件發布后由于潛在的軟件缺陷和錯誤造成的隱患所帶來的商業風險。
軟件測試的原則:
① 所有測試的都應追溯到用戶需求。
② 應當把“盡早地和不斷地進行軟件測試”作為軟件測試者的座右銘。
③ 由于軟件的復雜性和抽象性,在軟件生命周期各個階段都可能產生錯誤,所以不應把軟件測試僅僅看作是軟件開發的一個獨立階段的工作,而應當把它貫穿到軟件開發的各個階段中。在軟件開發的需求和設計階段就應開始測試工作,編寫相應的測試文檔。
④完全測試是不可能的,測試需要終止。
⑤ 想要進行完全的測試,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條件下,找出所有的軟件缺陷和錯誤 使軟件趨于是不可能的主要有三個原因:① 輸入量太大;② 輸出結果太多;③ 路徑組合太多。
⑥ 測試無法顯示軟件潛在的缺陷:進行測試是可以查找并報告發現的軟件缺陷和錯誤,但不能增加軟件缺陷和錯誤全部找到。
⑦ 充分注意集試中群集現象(二八定理):經驗表明,在所測試程序段中,若發現的錯誤數目多,則殘存的錯誤數目也較多。缺陷的二八定理指的是,一般情況下,80%軟件缺陷出現在20%的功能區域,在測試過程中,投入主要的人力和精力重點測試這20%的功能區域。
⑧ 開發人員應避免檢查自己的程序:基于心理因素,揭露自己程序中的問題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不愿否認自己的工作;由于思維定勢,人們難于發現自己的錯誤。因此為達到測試的目的,應由客觀、公正、嚴格的獨立的測試部門或獨立的第三方測試機構進行測試。
⑨ 盡量避免測試的隨意性:應從工程的角度理解測試,它是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的活動。
軟件測試誤區:
誤區一:
如果發布出去的軟件有質量問題,都是軟件測試人員的錯。
誤區二:
軟件測試技術要求不高,至少比編程容易多了。
誤區三:
有時間就多測試一些,來不及就少測試一些。
誤區四:
軟件測試是測試人員的事,與開發人員無關。
誤區五:
根據軟件開發瀑布模型,軟件測試是開發后期的一個階段。
更多培訓課程: 長春軟件測試 更多學校信息: 長春達內IT教育培訓 咨詢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