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關于電視節目后期包裝策略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個電視節目,絕不會一做出來就是品牌節目,它必須經過市場和觀眾的檢驗才可能成為品牌節目。而電視節目的包裝正是電視節目與觀眾接觸的第一步。走好這 第一步 才能為電視節目或頻道品牌的樹立打好堅實的基礎。 下面是電視節目后期包裝策略,一起來了解下吧:
【電視節目后期包裝策略】 一、電視節目包裝的重要作用
以往我們常說電視節目內容為王,但在這個追求唯美的電視時代,形式與內容早已渾然一體。電視包裝是對電視節目、欄目、頻道甚至是電視臺的整體形象進行一種外在形 式要素的規范和強化,好的電視節目包裝對于電視節目的形象起著畫龍
點睛的作用,極富震撼力的畫面和音效能先行引起觀眾注意,甚至給整個頻道帶來非同一般的意義。浙江衛視的欄目包裝定位體現 春來江水綠如藍 的江南文化品質的本色。國家地理頻道所有欄目片頭和片花都是灰色加明黃色調,風格統一而令人印象深刻。包裝如同讓電視節目穿上一件漂亮且合身的衣服,這件衣服如果不經常去整理和維護,它的外表和顏色隨時有可能會被厭倦。如果能經常把這件衣服善加點綴,它就會不失自身變化而且更加合身。
二、定位電視節目包裝
電視節目的包裝有很多種形式,但無論哪種形式都是從包裝的色彩、圖形、聲音這些要素中,來尋求電視包裝的定位。
(一)色彩定位
色彩是欄目包裝中視覺元素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欄目風格和內容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色彩在刺激人的視覺時給人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給欄目包裝做色彩設定時,要考慮色彩的感情性因素。使色彩成為節目系統中的一部分,能夠更有效的傳達和鞏固欄目的個性化色彩。
色彩可以是單色也可以是復合色。不同的顏色給人傳達不同的視覺感受和心理信息。一般來講,新聞類欄目表現冷靜客觀,常用偏冷色調,而生活類節目則常用暖色調。色彩定位的基本要求應該是色調與欄目或頻道的基調相吻合,保持節目、欄目、頻道的風格一致化或給予更加有效的強調。
(二)聲音定位
聲音的包裝定位與畫面相比,是一個普遍的欠缺,至今在很多地方還沒有被真正的重視起來。聲音在電視包裝中包括語言、音樂、音響等諸多要素。
優秀的電視包裝中,聲音應該應和形象、色彩搭配有機地成為一個整體,一聽就有親切感。無需看到畫面,觀眾就能判斷出是什么頻道和什么欄目。要做到這一點,一是在設計時要高質量高水平,旋律盡可能的簡潔,力爭過耳難忘;二是要保持相對的長久和穩定,因為時間能培養觀眾,能
最終塑造聲音的品牌形象。好的電視欄目聲音形象,還應注意突出地域人文特色,尤其要注意使聲音的節奏與自己的節目、頻道風格和節奏的統一。
(三)形象定位
無論哪類電視節目都有基本的形象標志,這是構成包裝的要素。在不同的情況下,形象標志有各種變化,但 包裝 構成的要素一般是比較穩定的。好的形象標志的設計,能使人過目不忘,深入人心,能使觀眾
快速判斷出自己看的是什么節目。借助有特色的片頭音樂,精練的片花(畫面、聲音)角標來展示節目的風姿,把觀眾引入節目的情景之中,猶如書籍和雜志中的封面、封底、扉頁那樣。形象定位的基本要求是醒目、簡潔、特點突出、有時代感,地方臺或專業頻道如果能體現一些地方特色或專業特色就更好了。
三、實現電視欄目的包裝脫穎而出
(一)由外而內 整體包裝
包裝不能為包裝而包裝,必須與內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電視包裝的外在化是給觀眾一個感性的認識,要讓這種外在的感知變成對節目內容的再認識,就需要對節目的內容進行再一次的包裝,也就是節目的內包裝。這種內包裝要充分考慮受眾的利益,實現包裝的人性化,使包裝成為鏈接受眾與媒體的橋梁和中介。要在節目的內容展示上做文章,減輕觀看的疲勞感,不失時機地給受眾心理暗示,引起共鳴產生興奮點,形成電視節目和觀眾的互動。
其實無論外在的包裝到內在的包裝都要服從于節目的要求而應該渾然一體。就單一的節目來講節目的包裝包括標識(片頭、片花、小標志、字幕等)、音樂、色彩等元素,這些識別元素需要形成統一的整體設計效果。這些包裝個體的統一與節目內容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唯有如此才能在電視節目包裝的激烈競爭中打開生存的空間。
(二)創新包裝 創造受眾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包裝也是如此。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就沒有受眾,就沒有效益。包裝的品位必須注重個性張揚和地域特色的挖掘與創新。保持和弘揚濃郁的地方特色,也是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隨著 空中大戰 愈演愈烈,包裝的品位也要沿著這一趨勢去挖掘當地資源,去表現一種個性氣質和地域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包裝要在
保證基本穩定性的前提下,不斷在創新上下工夫,根據受眾需求常變常新。既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在欄目內容與包裝的不斷創新中及時取舍、不斷調整。
在這個過程中,電視包裝決不能僅僅是去迎合受眾而是要去創造受眾。否則,就會在 選擇多、忍耐少、鎖定差 的受眾面前,處處跟風,處處迎合,卻時時疲于奔命。結果陷入受眾覺得一時新鮮,時間一長就膩味的尷尬境地。電視畢竟是精神產品、文化大餐,只有以頻道包裝的品位去引導、造就、提高受眾的欣賞品位,才能留住受眾,進而創造受眾。
(三)美學觀點 人文精神
電視欄目包裝要給人以美的感受。這就需要在制作過程中欄目包裝要擁有獨有的美學觀點,不能太 俗 ,也不能離譜地 雅 。近年來,各個地方電視媒體紛紛對各自欄目進行重新定位,同時進行了別具一格的美化和包裝,推出了一批制作精良、質量上乘的欄目宣傳包裝。這些包裝不僅表現了電視包裝獨有的美學觀點,也承載了與欄目內容、地域特色相關的人文內涵和精神。
【電視節目怎么包裝】 電視節目包裝應注重整體性
從節目采編到包裝制作,必須以整體效果優先,而實現這一點又必須依賴于對節目整體包裝制作的統一策劃與實施。一檔節目的包裝包括標識(片頭、片花、小標志、字幕)、音樂、色彩等元素,這些識別元素需形成統一的整體設計效果,這是個體的統一。而電視節目的包裝設計又必須在整個電視頻道整體包裝的原則內實現自己的包裝特色。比如,中央電視臺形象視覺的文化定位是傳承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同時又以藍色為基調統一色,在統一色中變化、演繹、傳承,氣勢宏大,文化底蘊厚重,體現了大臺風范。
而呼倫貝爾電視臺坐落在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擁有厚重的森林文化,草原文化,狩獵文化。在整體頻道以及《呼倫貝爾新聞》、《綠野長風》、《諾敏塔拉》等主打欄目上電視人都選用綠色作為主色調,綠色代表呼倫貝爾北國碧玉、綠色凈土的內涵,呼倫貝爾電視臺的頻道標識、頻道形象片、以及頻道個性化的音樂、字幕等都具有自身頻道風格。使頻道包裝與節目包裝相互呼應,形成了一個整體風格。
電視節目包裝應注重突出本臺文化、本土特色
電視頻道以及電視節目包裝要突出本臺文化、本土特色。這種包裝能增加觀眾的親切感。通過打造獨具特色的品牌欄目,在激烈的競爭中吸引觀眾,在短時間內
快速地得到觀眾的認知與認可。只有體現本臺形象與本土文化的電視節目、電視頻道才能
最終鎖定收視,保持觀眾的收視習慣。呼倫貝爾電視臺的專題節目《綠色長風》,是呼倫貝爾電視臺播出時間
最長、影響范圍
最廣的一檔綜合類節目,被社會各界譽為 呼倫貝爾綠色文化的守望者與吶喊人 。它的片頭畫面、音樂、角標、襯底、字幕等,十分注重整體色調的和諧統一,又突出地方特色,彰顯了自己的個性,使這檔欄目脫穎而出。
注重色彩在電視節目包裝的情感表現 電視作為一門視聽藝術,離不開光和色。色彩擔負著渲染氣氛、深化主題、表達情感的重任。色彩在人們的感性心理中,有著強烈的感情傾向和 圖騰 意識傾向以及文化傳遞傾向。從事片頭制作的電視人,大都不同程度地體驗過色彩傳達對感情、藝術創作的重要性。如,呼倫貝爾電視臺的《呼倫貝爾旅游》專欄是以旅游為題材的節目,為凸顯呼倫貝爾旅游四季不同的特色,在片頭制作中,筆者選用雪中綻放的杜娟花,盛夏的草原,金色的原始森林,冬季那達幕等為背景。獻 哈達 是蒙古族的
最高禮節,而蒙古人以藍為尊,蒙古民族的藍色哈達不僅象征純潔神圣、清新永恒的蒼穹本色及力量,還意味著淳樸善良、美好吉祥等豐富多彩的情感寓意。所以在片頭中筆者以飄動的藍色哈達貫穿其中,通過色彩的運用給人強烈的情感傾向,也表現了獨特的民俗文化。
音樂是節目包裝不容忽視的元素 運用音樂包裝電視節目,借以烘托氣氛,升華主題,豐富節目的感染力,已逐漸形成一種風尚。音樂的力量在于激發聯想,同樣是電視節目包裝的重要元素之一。音樂的運用不是服從畫面,而是服從內容。正所謂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優美的畫面不一定就要有優美的音樂,而應該根據內容的需要,用得恰到好處。真正起到深刻揭示事物或人物內在的品格、烘托情緒和情感的作用。例如,在制作呼倫貝爾電視臺的護林防火廣告片中,整個片子沒有使用大火燃燒森林的實景,沒有一句解說詞,通過音樂的對比變化,激起人們保護自然的目的。
片子開始是在靜靜的黑夜點燃了一根火柴,隨著激昂的馬頭琴曲,人們開始圍著篝火盡情的狂歡 音樂漸弱,綠色的森林和火苗相融配上大火燃燒的聲音和悲泣的鳥叫聲,點明主題:時刻謹記,水火無情。由此,引起觀眾無盡的思索,達到升華主題的效果。當然,電視節目包裝也應注意面向不同的受眾群體,一檔節目的包裝標識(片頭、片花、小標志、字幕)、音樂、色彩等識別元素,因為面向不同的受眾群,使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如,深受當地少兒觀眾喜愛的呼倫貝爾電視臺的《索日婭》少兒欄目,在欄目包裝的基調上采用濃墨重彩,充滿童趣;音樂音響活潑明快;字幕、標題適當俏皮化,適合兒童的口味。
【電視節目后期剪輯與包裝】 電視片的剪輯 剪輯是電視片制作中的一項重要的專業技能,是對拍攝的大量素材進行的二次創作,是篩選取舍,去粗取精的一個過程。
首先是文稿或分鏡頭腳本的確定,這是制作人員剪輯素材的依據,要根據編導的策劃進行取舍鏡頭,其次是片子風格的確定,片子節奏的快慢決定了剪輯的風格,再次要審看實際拍攝到的素材,看內容是否充足,畫面質量效果如何,是否色彩有偏差等,
最后就進入剪輯工作。現在各地電視臺大都采用了大洋、索貝等公司生產的編輯軟件,這些軟件更專業,更方便快捷,制作人員根據腳本內容,利用非線編輯系統將素材重新銜接、組合、調整、修飾,使整部片子敘事完整連貫,節奏明快,結構嚴謹。
在制作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對腳本進行必要的改動,有時可以利用蒙太奇的表現手段來表現突出主題,在編輯中要注意剪輯點的選擇恰到好處,鏡頭的組接要自然,避免有跳躍感,例如,人物的動作和行為要連貫自然,另外拍攝角度的改變要注意在制作中加入過度畫面,避免越軸等錯誤給觀眾造成視覺上的混亂。
后期包裝手段的運用 畫面包裝在畫面按照一定順序編排完成后,制作人員可以根據需要對畫面進行創作處理。個別的剪輯點可能需要進行軟化處理,如淡出淡入,特技轉場等。處理之后就避免了鏡頭銜接突兀給觀眾造成視覺上的跳躍。表現過去發生的場景畫面時,可以把畫面處理成黑白色或者其他色調效果,使觀眾產生再現過去的聯想,有些畫面還要進行虛化處理,再現現場和保護隱私等,有些前期拍攝不足的畫面也可以通過后期制作來補救,比如光線色彩的不足偏差可以通過特技來調整完成。有些內容用解說形式也不能說的具體形象時,可以用動畫或者圖形來輔助說明。
很多的特技效果都是存在于制作軟件之中的,可以直接使用,有些特技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進行修改,比如某種卷葉的特技,原始效果是不停留地翻卷過去,這種特技可以修改模板中的技術參數使卷葉在卷動中停留在某一點的位置,然后再恢復到原來的位置。類似的改動可以使特技組合效果更加豐富,擴展了制作人員的創作空間。畫面包裝的手段多種多樣要根據實際需要來應用。電視畫面不僅可以再現生活的真實,而且可以經過藝術加工反映一些常規拍攝手法無法達到的場景和氣氛,使畫面更加生動,情節更加逼真。
字幕包裝字幕制作在傳統的線性編輯中是靠字幕機來完成的,隨著電視技術軟、硬件的升級,現在的字幕制作都可以通過非線性編輯軟件來完成,在非線軟件中有字幕模板,可以修改文字內容后直接使用,還可以自己創作組合新的字幕形式,字體、大小、顏色、效果、背景都是制作人員發揮創作和想象能力的工具,字幕的出幀、入幀、停留效果也有多種形式可以選擇。早期的電視節目的字幕只是用于片名、標題及職員表當中,現在的電視片字幕被廣泛應用,專題片中可以用來輔助說明重點內容,新聞片中可以用來做角標,劃分子欄目,娛樂節目字幕活潑靈活,配以滑稽音樂特效,可以增加娛樂效果。字幕彌補了聲畫短暫,轉瞬即逝的不足,為畫面所表達的內容提供說明、注釋或提示,可以從視覺和心里上加大刺激,吸引觀眾注意力,突出主題,有助于觀眾對電視節目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片頭片尾的包裝欄目的片頭集合了文化、藝術和科技的因素,是制作人員創作水準和創造性思維的集中體現,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制作水平和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它通常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給觀眾提供美好的視覺體驗,好的片頭給觀眾提示節目內容的同時,能使觀眾產生一系列美好的聯想。片頭通常采用寫意的手法來表現,將內容融合特技、字幕、音樂來一起展現,短小精悍,節奏明快,內容的使用上通常選擇有代表性的鏡頭設置懸念,可以引領觀眾產生看下去的欲望。除了片頭的突出表現,片尾也是展示節目風格的重要環節,個性化的富于變化的結尾能使觀眾產生依依不舍,回味無窮的感受。
音效包裝音效能夠增加節目的真實感,渲染感情氣氛,使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音效的使用要根據節目內容和風格進行選擇,目前網絡有閃吧音效等特效音樂網站,提供有背景音樂,片頭音樂,特殊音效等,可以應用到部分電視片的音效使用上去。電視片的配樂可以烘托氣氛,抒發情感,如表現人物感人事跡時,可以使用抒情的故事類的背景音樂,再配以畫面的慢鏡頭,能夠達到感染觀眾,引起觀眾的感情共鳴的目的。在電視片的配樂使用中忌用曲子始終貫穿整部片子,盡量不重復使用一首曲子,盡量不用大眾廣為熟悉的曲目,風格差別大的曲子也不適合混雜在一起使用。音樂要與解說、畫面相配合,主次得當,相得益彰。電視音樂的使用體現了制作人員對片子和音樂的理解程度,在制作中使用得當會展現出他獨特的感染魅力。
【如何做好電視臺電視節目包裝】 一、電視節目包裝的重要性 各類電視節目組成了整個電視頻道,同時電視節目亦是一個電視頻道生存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一檔電視節目能否夠獲得良好的播出效果,受制于電視節目的精彩程度和包裝形式這二者的結合。各個電視頻道和電視欄目是借助視覺表達形象而突出個性特點的包裝方式,例如中央臺的形象視覺定位為文化傳承、浙江臺則是以藍色為基調的 中國藍 ,兩者都是借助水墨畫的表現形式,傳承恢弘的氣勢,彰顯知名電視臺的內涵風范。
二、當下電視節目包裝的問題 (一)包裝風格過于雷同
當下各個電視臺在電視節目包裝方面,對于視覺和娛樂性的沖擊過于強調和依賴、盲目跟風而喪失了本身節目的特色。哪個節目火了就模仿哪個節目,風格雷同而失去了自己的包裝風格,以至于當今電視節目出現了多個節目包裝風格撞車的情況。例如湖南衛視的《超級女生》爆紅之后,各個電視臺都相繼推出了選秀類節目《花兒朵朵》《我型我show》《搜狗女生》等等節目繼續炒著選秀的話題,但是卻沒有任何一個節目可以復制《超級女生》的成功,
最終淪為炮灰。
(二)電視包裝缺乏
獨家意境
電視節目之所以要進行包裝,主要目的就是要將節目的獨特品味和自身特質表達出來,屬于一種
獨家意境和精神的提煉與擴展。可是現在很多的電視節目在包裝上并沒有達到特性表達的目的,包裝效果毫無起伏,表達方式平白枯燥,理念停留于事物表象而缺乏創新,沒能夠將電視節目自身所屬的內涵彰顯出來。
三、如何更好地進行電視欄目的包裝 (一)選擇有針對性的包裝方式
不同的電視節目,所使用的包裝方式是不一樣的,電視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各種類型的電視節目像雨后春筍一般的層出不窮,并且發展形勢大好。電視節目的包裝并非應是統一的,而應是富有針對性,即不同的電視節目使用不同的包裝方式。政治性質的電視節目包裝要遵循客觀、嚴肅性的原則。例如新聞節目,在包裝的過程中不要過于重視技巧的使用,如《新聞聯播》,片頭數十年不曾變更,就是 新聞聯播 四個大字深刻體現出國家重要媒體與宣傳的莊重性與正規性。主持人的語言表達也趨于客觀嚴謹,不帶有任何主觀色彩。
而經濟類的節目,包裝主要是商業的藝術設計方式,例如中央2套,主要電視節目為經濟、生活服務類,節目與頻道的包裝生活化特色更濃郁。而從整個電視節目的包裝風格觀察,更加傾向于輕松與生活化。兒童類節目的包裝則更加重視童趣、天真,少兒情趣十分濃厚,例如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整個節目Logo就是彩色的藝術字,片頭還設計了爸爸攜子出游的動畫,童趣十足。不一樣的節目使用不同的包裝,可以更好地突出電視節目的特性,從而達到主題宣傳的目的。
(二)統一性與個性表達的和諧
電視節目包裝需要實現統一性和規范性的融合。首先,電視節目的包裝需要實現統一性與規范性,以防止本節目看起來雜亂無章,必要情況下可以淡化整個電視節目的個性表達而將電視節目的立體感和整體性表現;其次,電視節目在包裝過程中需要在實現統一性與規范性的基礎上,表現電視節目的特色,盡可能地將自身節目的特點展現給觀眾,因為只有這樣有特別性的電視節目才能夠在繁多的電視節目中被觀眾接受,也只有這樣才可能防止電視節目出現包裝過于雷同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