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官網地址:
https://www.cicpa.org.cn/preview/cicpa/
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簡稱“中注協”。中國的注冊會計師職業組織,成立于1988年。1995年“中國注冊審計師協會”并入,組成新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中國實行強制會員制,即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必須加入注冊會計師協會,前者為團體會員,而后者則為個人會員。出版雜志《中國注冊會計師》。
發展歷史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簡稱“中注協”)成立于1988年11月,是在財政部黨組和理事會領導下開展行業管理和服務的法定組織,依據《注冊會計師法》和《社會團體登記條例》的有關規定設立。承擔著《注冊會計師法》賦予的職能、財政部黨組委托和財政部領導交辦的職能,以及協會章程規定的職能,已擁有團體會員5000多家,個人會員13萬多人,其中,執業會員約6.5萬人,非執業會員7萬多人。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分別于1996年10月和1997年5月加入亞太會計師聯合會和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并與50多個境外會計師職業組織建立了友好合作和交往關系。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最高權力機構為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全國會員代表大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LOGO(會徽)
會選舉產生理事會。理事會選舉產生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會,理事會設若干專門委員會和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會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理事會職權。協會下設秘書處,為其常設執行機構。
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創建于1918年,于1980年恢復重建。1986年7月,國務院頒布《注冊會計師條例》,1993年10月,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注冊會計師法》并于1994年1月1日實施,將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管理和發展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1999年底,根據國家發展社會中介機構的產業政策和有關要求,注冊會計師行業率先在中介服務機構中完成脫鉤改制,會計師事務所由原來掛靠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下屬機構,脫鉤改制為由執業人員發起設立的自主經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擔風險的獨立中介機構。
主要職能
中注協的主要職責是:(一)審批和管理本會會員,指導地方注冊會計師協會辦理注冊會計師注冊;(二)擬訂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規則,監督、檢查實施情況;(三)組織對注冊會計師的任職資格、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情況進行年度檢查;(四)制定行業自律管理規范,對會員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管理規范的行為予以懲戒;(五)組織實施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六)組織、推動會員培訓和行業人才建設工作;(七)組織業務交流,開展理論研究,提供技術支持;(八)開展注冊會計師行業宣傳;(九)協調行業內、外部關系,支持會員依法執業,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十)代表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開展國際交往活動;(十一)指導地方注冊會計師協會工作;(十二)承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國家機關委托或授權的其他有關工作。
中注協積極探索行業管理的規律,加強面向注冊會計師和非執業會員的服務、監督、管理、協調職能建設,建立完善了行業管理和服務體系,即以服務經濟社會為導向的鑒證服務體系,以勝任能力為導向的考試評價體系,以嚴把“門檻”為導向的注冊準入體系,以國際趨同為導向的執業標準體系,以終生學習為導向的繼續教育體系,以誠信道德和執業質量為導向的監督檢查體系,以事務所“走出去”為導向的國際合作體系,以做強做大為導向的發展戰略體系,以政治保證為導向的黨建工作體系,以服務監督管理協調為導向的行業組織體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