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0-05-08 10:22:01來源:有考培訓網綜合
從對高考制度改革和英語科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來看,每次的改革都在考試選拔制度上進行創(chuàng)新,遵循教育與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每次的改革都是基于舊的考試制度,改革各項阻礙考試制度發(fā)展的方面,努力改革成更完整、更科學的考試檢測體系,這次新一輪的高考改革更是如此。
高考制度不僅是人才的選拔制度,它還有許多其他的社會功能與作用,例如導向社會人才觀的方向、引導素質教育的實施、能力水平的測試、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創(chuàng)造力的鑒別等。高考已經逐漸變成一種社會性的考試,而且其社會功能變得越來越重要。社會上激烈的就業(yè)競爭加重了教育領域的高考競爭。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帶來了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高校招生的比例也隨之增加。
在我國高考不僅僅是學生個人的事情,它已經成為關系到整個家庭幸福甚至關系到社會發(fā)展的大事,是大家最為關注的政治和社會大事件。高考承載了巨大的壓力。當然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為高??茖W、合理地選拔人才方面提供了有效手段,并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和自由競爭的良好環(huán)境。
因此,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開始逐漸采用統(tǒng)一考試的形式來取代分散考試。然而,高考的考試形式在發(fā)展中越來越顯現(xiàn)出了它的單一性和統(tǒng)一性,過于單一和統(tǒng)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破壞了考試原本所具有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這樣看來,當前的高考制度還存在不少的問題。
高考競爭的加劇,片面追求升學率問題愈加嚴重,學生壓力過大、文理偏科現(xiàn)象嚴重,影響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個性發(fā)展等問題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在中學,考試考什么內容,學校就開什么課程、老師就教什么內容,這已經成為學校中的普遍現(xiàn)象。這種片面的應試學習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和主動精神的發(fā)展,也影響了中學素質教育的實施。
目前的高考制度下考試一年只有一次的,考試時間統(tǒng)一,大學的入學資格幾乎完全依據(jù)高考的成績。同時,在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下,每年只有一次高考的機會,而且是全國統(tǒng)一的考試,考試時間和方式是固定的,高校錄取新生幾乎完全按照高考的成績,分數(shù)幾乎決定了考生的命運。這樣“一考定終身”導致學生的心理壓力過大,在學校多年的學習就憑一次考試成績決定,學生難免會背負巨大的負擔。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發(fā)展的加快,要求注重高等教育的個性化和多樣化、不同類型的培養(yǎng)目標和多層次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而不僅只看重高入學率。因此,高校選拔學生的方式方法也需要進行調整,單一選拔人才的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下大眾化階段選拔人才的需要。所以新一輪英語高考改革應運而生,它在解決現(xiàn)行高考制度問題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
(1)英語高考一年兩考,打破了“一考定終身”的局面。
考試評價的方式變得更多元、更合理,選拔人才的方法更具科學性 。統(tǒng)一時間高考的考試制度規(guī)定了學生固定和唯一的考試機會,最終的升學也只看這一次的考試成績,因此考試存在很大的的偶然性和風險性。英語學科有其特殊性,英語聽力和口語考試會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當然也會受到學生情緒和壓力的干擾,僅僅一次的考試未必能體現(xiàn)學生真實的英語水平。
英語社會化考試改革將英語考試變得更加公平和開放,考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選擇考試的時間和次數(shù),最終的高考成績會選擇學生多次考試的最好成績計入,這樣考生不會因為一次的失誤而影響高考的整體成績。英語的社會化考試改革將考試由選拔性考試逐漸向水平測試過渡,考試評價的方式更加多元和合理,是對我國招生考試制度的不斷改革和完善,使得人才選拔方式更加客觀和公平。
(2)英語高考改革可以分散學生的考試壓力。
考試成績更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有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 英語考試社會化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一年多考給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多次選擇,自主安排考試和學習的時間,體現(xiàn)對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根據(jù)教育測試理論,多次測試的結果更能體現(xiàn)學生實際的學習水平。高考中的心理狀況或外部因素都會干擾學生的真實水平,英語考試一年多考,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這些因素影響他們的考試成績,降低了學生發(fā)揮失常的偶然性,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壓力將會減少,逐漸弱化應試的思想,有利于學生把精力用在如何學習上而不是如何考試上,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3)英語高考改革將重新確定英語的應用性語言地位。
有利于引導英語學習實現(xiàn)合理的回歸,避免學生在學習中的功利主義。 高考政策是英語教育教學的“指揮棒”,在英語教育中發(fā)揮導向作用。英語教育在應試為主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下,其語言的應用性降低,學生所追求的只是最終考試的高成績,忽略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英語學習的應試化是對英語教育初衷的背離,因此,英語高考的社會化一年多考,有利于去除英語教育的應試化,使英語回歸溝通工具的功能。長期以來,我國在實施英語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成本,英語教育貫穿我國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但由于高考的考試模式和應試教育的思維,導致不科學英語教學,學生忽略平時英語的交流與應用,英語實際水平不高。英語高考改革重新確定了英語的語言地位,將有利于引導英語學習實現(xiàn)合理的回歸,避免了因追求學習成績而忽略對英語的應用和學習中的功利主義。
(4)英語高考改革有利于促進英語教學和英語測試研究
高考英語改革會促進教學理念、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等內容的改變。此次英語考試改革的目標是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這與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是相一致的。改革將會進一步地規(guī)范教學標準和提高檢測的公信度。英語高考的社會化改革將會使得學校、教育部門和研究機構在教育教學、課程設置、教學方式方法和師資匹配等方面進行研究和探索,探索符合英語高考社會化改革要求的新教育教學模式。因此,如何根據(jù)高考英語改革來開展教學、如何設計英語社會化考試,就成為今后函需解決的研究問題。
考試是教育評價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它是根據(jù)教育目標制定和實施的,而教育目標又受到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制約,因此考試反映社會教育思想的潮流,具有時代性特征。“考試為適應各個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其性質始終在改變,不斷更新內容和改變形式,從而表現(xiàn)出濃厚的時代色彩”。當前,我國占主導地位的教育思想為素質教育理念。
因此基礎教育改革必然要符合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最新一輪的英語高考改革應該反映素質教育的要求,將全面發(fā)展、終身教育等教育理念內化到考試中,高考改革力求與素質教育目標相統(tǒng)一,建立科學的考試制度,樹立科學考試觀。這種“新考試觀是以學生素質發(fā)展為核心的意識集合,這些意識既表現(xiàn)為考試主體和目的的轉變,也表現(xiàn)為對考試效能的辯證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