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多大學生來說,“大學畢業,到底干啥好”簡直成了可以比肩哲學三大終極問題的難題。有人支持考研,認為學歷高,更好找工作。立刻就業,很可能僅憑一個本科學位學歷,不足以撬開心儀企業的大門;職業發展也許會因學歷不夠高而受影響。本科學校不好,一部分企業從招聘條件上對“雙非”(非985、非211)畢業生進行了門檻設置,考研也算是自己高考專業報考失利的跳板吧。
總結
你們告訴我,個體的特性能不能代表整體?
當然不能啊!
同理,類似這樣的:
-我有個同學大學畢業就去創業,現在已經融資了二三四五輪身家過億了。
-我有個朋友大學畢業去讀了研究生,現在已經保送藤校去了華爾街,分分鐘百萬美刀。
-我有個哥們兒,大學畢業就去搬磚,現在就是一包工頭,工資還被老板拖欠著。
-我有個親戚,去讀了研究生,到現在還是家里蹲。
所有的這些,且不論真假,講到底都是別人的生活。
你要記住,要過什么樣的生活,都是你自己決定的。
比爾蓋茨沒有研究生學歷,但是他們輟學是因為他們覺得大學里教的東西太簡單了。
而且,這世界上只有一個比爾蓋茨。你不是他,我也不是他。
其實就平均工資而言,本科工作三年和研究生的薪資是差不多的。
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間年限拉長呢?如果時間不是三年,而是十年呢?十年的工作經驗和七年經驗加碩士學歷相比孰輕孰重呢?
如果你能力沒有優秀到逆天而且沒有很大的生活壓力,我還是更建議你去讀研。
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你選擇了不讀研出去工作,那你可能一開始確實會獲得相對可觀的收入,但是你總會遇見你的上限,總會遇見那些不是三年工作經驗能幫你解決的問題。
在三年的研究生生涯里,你收獲的不僅僅是一張文憑,你還有更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還會結識一批優秀的校友和很多業內的大牛。
這是你在工作中得不到的。
讀研還是工作,只不過是一堵圍墻之差。
墻內的人想出來,墻外的人想進去,卻不知道不管是城內或城外,都是一種真實并有所回報的存在。
到底是讀研好還是工作好,基本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每個人的自身條件、生活環境和想過的生活都不盡相同,不能拿統一的標準要求所有人,所以小編覺得一直停留在“想”,不如著手去“做”,做了才知道哪條路是真正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