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公共營養師是一種職稱,屬于營養師證的其中一個等級。在公共飲食服務行業,營養師證分為4個等級,包括4級(中級)、3級(高級)、2級(技師)和1級(高級技師)。其中,高級公共營養師指的是3級(高級)的營養師。
2024年海南公共營養師報考條件
四級公共營養師報考條件
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需要提供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3年以上工作證明。
中專相關專業的應屆生(不需要工作證明)。
三級公共營養師報考條件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無學歷的,需要有四級證書和2年工作證明;
有中專或高職相關專業學歷的(含應屆),有四級相關證書的(該條件的不需要提供工作證明)。
要求必須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相關專業的應屆生也可以,非相關專業需要提供畢業證+較低2年的工作證明或者經過培訓達到規定學時數的。
營養師證的考評辦法
按規定時間完成學時要求。
領取準考證并參加考試。
通過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達到60分以上。
商業飲食服務業發展中心及全國商務人員職業技能考評委員會頒發營養師證書。
未通過一科需補考。
營養素的需要量與攝入量
人體每天都需要攝取一定量的各種營養素。長期攝入某種營養素不足就有發生營養素缺乏的危險,長期大量攝入某種營養素時就可能產生毒副作用。這里所說的攝入包括膳食、補充劑或藥物等途徑。
1.營養素需要量
營養素需要量是機體為了維持“適宜的營養狀況”在一段時間內平均每天必須“獲得的”該營養素的較低量。“適宜的營養狀況”是指機體處于良好的健康狀態并且能夠維持這種狀態。“獲得的”營養素量是指攝入的營養素量或者是指機體吸收的營養素量。
人體在一定時期內必須平均每天吸收該營養素的較低量,稱為“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是制訂DRIs的基礎。生理需要量受年齡、性別、生理特點和勞動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即使在一個個體特征很一致的人群內,由于個體生理的差異,需要量也各不相同。考試大論壇
如果攝入某種營養素不足時,首先動用組織中儲存的該營養素,當組織中儲存的營養素消耗完了,機體就可能出現功能損害,如血液生化改變。缺乏再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明顯的營養素缺乏癥狀和體征。
可見,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有不同的層次標準,機體對營養素的需要量也有不同的水平。FAO/WHO聯合老師委員會提出了三個不同水平的需要量:
儲備需要量――維持組織中有一定儲存的需要。
基本需要量――滿足某些與臨床疾病現象有關或無關的代謝過程的需要,達到這種需要量機體能夠正常生長和繁殖,但機體內很少或沒有此種營養素的儲存。
預防明顯的臨床缺乏癥的需要量――這是一個比基本需要量更低水平的需要。
人群對某種營養素的需要量是通過測定人群內各個體的需要量而獲得的。我們不可能提出一個適用于人群中所有個體的需要量,只能用人群內個體需要量的分布狀態的概率曲線來表達攝入量不能滿足隨機個體需要的概率變化。為確定一個人群的需要量,首先必須了解該群體中個體需要量的分布狀態。如果資料充足,應盡可能以“平均需要量±標準差”來表示。
2.營養素攝入量
營養素攝入量可能是需要由膳食中攝入的量,也可能是機體需要吸收的量。有些營養素吸收率很低,需要攝入的量遠高于機體需要吸收的量,討論時必須明確是需要攝入的量還是需要吸收的量。而有些營養素的吸收率很高,在實際應用時就沒有必要區分是需要攝入的量還是需要吸收的量,而統稱為“需要量”。
能量不同于其它營養素,人群的能量推薦攝入量等于該人群的能量平均需要量,而不像其它營養素那樣等于平均需要量加兩倍標準差。假定個體的攝入量與需要量之間并無聯系,當某一群體的平均能量攝入量達到其推薦的攝入量時,隨機個體攝入不足和攝入過多的概率各占50%。而當某一群體的平均蛋白質攝入量達到推薦攝入量時,隨機個體攝入不足的概率僅為2~3%。因為能量推薦攝入量等于該人群的平均需要量,而蛋白質及其它營養素的推薦攝入量是能滿足第95百分位的需要,或97~98%的個體需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