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寧健康管理師報考資格條件有哪些?健康管理師的出路也不只有職業健康管理師這一個方向。還包括保健、養生、美容等行業。健康管理師對于這些行業更多的是輔助效果,學習健康管理,可以補充專業知識邊緣領域的不足,讓你的健康醫療知識更系統,想法更全面。
健康管理師報名條件
三級健康管理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具有醫藥衛生專業大學專科以上學歷證書。
(2)具有非醫藥衛生專業大學專科以上學歷證書,連續從事本 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 2 年以上,經三級健康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3)具有醫藥衛生專業中等專科以上學歷證書,連續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 3 年以上,經三級健康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二級健康管理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三級健康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 年以上。
(2)取得三級健康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 4 年以上,經健康管理師二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3)具有醫藥衛生專業本科學歷證書,取得三級健康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 4 年以上。
(4)具有醫藥衛生專業本科學歷證書,取得健康管理師三級職業 資格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 3 年以上,經二級健康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5)取得醫藥衛生專業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后,經二級健康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6)具有醫藥衛生專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證書,連續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 2 年以上。
一級健康管理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二級健康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 年以上。
(2)取得二級健康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 3 年以上,經一級健康管理師正規培訓達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3)具有醫藥衛生專業大學本科學歷證書,連續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 13 年以上。
(4)取得醫藥衛生專業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后,經一級健康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5)具有醫藥衛生專業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證書,連續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 10 年以上。
健康管理師主要時間節點安排
(1)、報名時間:2月、5月、8月、11月,具體時間安排各地區自行決定;
(2、考試時間:3月、6月、9月、12月中下旬,共4次,具體考試時間以當地考試通知為準,詳見準考證;
(3)、準考證領取時間:考前4-7天;
(4)、考試地點:具體地址詳見準考證。
健康管理師的考試科目:
健康管理師考試包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兩門科目,共分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論述題5種題型。
《理論知識》考試內容包括:健康管理概論、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常見慢性病、流行病學、健康教育、營養與食品安全、運動學、心理學、康復醫學、健康信息學、醫學倫理及職業道德、健康保險、相關法律法規。《操作技能》考試內容包括:健康監測、健康風險評估與分析、健康指導、健康危險因素干預、健康管理案例。考試采取人機對話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考生不需要拿紙筆作答,只需要在計算機上操作即可,兩門考試均合格才為通過考試。
健康管理師可從事的工作
一、體檢機構
體檢機構是健康管理師的熱門就業行業,舉例來說,公司組織員工群體體檢,如果在體檢過后,體檢中心為整個員工群體提供后續的健康管理的服務和指導,通過專業的健康管理師對體檢報告單進行深度解讀,提出飲食、運動等的健康指導,客戶對于體檢的滿意度將會大大提升。
二、醫院、社區醫院、疾控中心
隨著我國對于健康的關注以及行業的變更,有些醫院已經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健康管理中心,目前醫院的營養科在招聘的時,也會選擇更多具有健康管理背景的人員。
三、大、中、小學校校醫
主要面對的受眾為教師和學生群體,受眾相對固定,所以校醫在日常工作中多少會涉及健康監測和管理的工作,通過系統的學習健康管理的相關知識,可以輔助日常工作,更好的監管校內師生的身體健康。
四、美容亞增生、母嬰服務、養老護理人員
保健養生行業無健康管理師等職業證書不得從事相關盈利項目。可以看出我國對于養生、保健等行業的監管越來越嚴格,對于從業人員的要求門檻也越來越高了,所以從事相關職業的人員可以考慮通過報考健康管理師來提高自身能力。
健康管理師考試難度怎么樣
健康管理師考試不難,目前健康管理師考題還不難,只要能報上名,經過正規機構專業知識培訓,通過還是比較容易的,雖然通過率很高,但是畢竟是考試,還是需要認真學習才能通過的。
健康管理師設計的知識較多元化,涵蓋健康管理概述、基礎營養學、心理與健康、中醫養生、運動與健康、環境與健康、健康營銷與產業分析、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等內容。
健康管理師證書是含金量是比較高的,但在不久的將來,健康管理師的含金量會更高。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加快,壽命的延長以及慢性病的上升,對健康維護及改善的需求會日益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