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27 16:06:41來源:轉載
學習少兒編程有什么意義?少兒編程”這個詞是近兩年才出現在國內大眾視野內的,其實早在1984年鄧小平就已經提出“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相信很多80、90后那會的小學,初中教材中都會有一本計算機相關的書籍,只不過由于當時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每個人從能接觸到計算機到使用計算機的機會不盡相同,再加上計算機對學生的升學考試及學習生活并沒有什么影響,久而久之,計算機信息課程成為了名存實亡的課程。
少兒編程的宗旨并不是在于教會孩子多么厲害的編程技巧,而是針對孩子可塑性強的特點對孩子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鍛煉培養。
1.邏輯思維能力
程序代碼是人類思想的具體呈現,程序將一個個復雜抽象的想法劃分為一個個具體的步驟,這些步驟由于執行順序的不同而產生不同邏輯關系,從而導致生成不同的結果。孩子在學習程序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和提升對事物的理解及自身邏輯思維的能力。
2.抽象思維能力
說到底程序也是抽象的,它雖然看的見但是摸不著,所以需要人類大腦去構思和想象。例如“什么是人”這個問題,有人會說:“有兩條腿能站著走路的”, 那雞也是兩條腿站著走路的。程序亦是如此,將具體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根據特征想象成一個個類別,然后針對不同的類型實施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讓孩子在編程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從事物的具體面到抽象面的轉化。
3.解決問題能力
“STEAM”教育作為當前少兒編程教育的主要模式,所謂“STEAM”教育就是在教孩子編程的過程中融入其他學科的知識,讓孩子使用程序這個媒介融合他們自身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真正做到知識的學以致用。少兒編程是一門對動手能力方面要求較強的學科, 而動手做過的東西往往比沒有動手做過的要理解的更加透徹,因而少兒編程不僅在知識內容上武裝了孩子的大腦,而且在執行力上讓孩子成為一個行動派,提升孩子解決問題問題能力。
4.團隊協作能力
前面說過程序是將人類想法的具體化、步驟化,也就是說程序任務是可拆卸式的,為多人協作學習,共同完成某個任務提供了基礎。在少兒編程中,每個孩子都參與其中,在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同時培養了孩子的團隊意識,鍛煉孩子的團隊協作能力,而這個能力在當今將就效率的時代下顯得更為重要。
5.整理規劃能力
少兒編程這門課程一門交叉學科,它不僅僅只是包含了計算機相關知識,同時融合了數學、英語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在孩子使用程序去解決某個問題時可能需要運用多個學科的知識,有助于孩子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融會貫通能力的培養。
6.抗壓能力
程序是嚴謹的,也許是因為一個小小的標點符號問題而導致程序的全面報錯,因此孩子在學習編程的過程中可能需要很多突如其來的問題,需要孩子一遍又一遍的去測試自己編寫的代碼,正是由于這個過程存在,孩子的抗壓能力得到了充分地鍛煉,十分有助于孩子的長遠發展。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是眾多家長時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然而現實的起跑線并不一致。少兒編程雖然出現的時間較短,但這必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更多培訓課程: 溫州少兒編程 更多學校信息: 溫州新城童程童美少兒編程培訓 咨詢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