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關于管理會計系統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管理會計系統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管理會計系統(MAS) 是利用管理會計原理對企業活動進行決策、控制、評價的內部管理系統。多數情況下,西方管理控制理論中管理控制系統(MCS)或組織工具系統(OT)與MAS具有相同的涵義。構成管理會計系統的各種管理工具(或構件,下同)有很多,如預算系統、BSC系統、EVA系統、ABC/ABM系統以及戰略成本管理系統(SCM)等。這些系統工具都在不同程度上應用于企業實際管理之中。
(1)經過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發展,管理會計系統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并不斷完善,但管理會計系統的核心功能 信息提供與管理控制 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如上世紀初的管理會計體系主要由標準成本制、傳統預算、差異分析和POA/ROE用于業績評價三項內容組成,它們涵蓋了管理會計信息提供、管理控制兩大功能,而上世紀末期至今的管理會計體系,不論發展了何種新型管理工具,如ABC/ABM、BSC、EVA等,都沒有改變管理會計系統核心功能本身;
(2)管理會計系統由各種管理會計工具組成,各種管理工具都是環境變化對完善管理會計系統功能提出更高要求的產物,管理工具的發展豐富了管理會計系統的服務內涵,如用ABC法替代傳統成本計算方法,豐富了我們對成本的認識,增加了內部成本規劃及控制的功能,促進了管理會計系統功能的進一步發揮;
(3)管理會計系統功能應當有其作用邊界,作為一個支持性管理系統,它并不能替代
戰略管理、生產管理、行政管理等內部組織管理本身,比如我們所稱的戰略管理會計概念,它意味要發揮管理會計系統的作用,應當以公司戰略為視角,而不是指要替代戰略管理本身,這一點正是管理會計系統有別于組織工具系統(OT)的一個重要標志。(按照西方新的組織工具系統論說法,組織、組織目標與戰略應當成為管理控制系統的核心內容之一,它的立論角度是組織控制論,并將管理控制系統當作組織控制包(organizational control package)來看待。
2管理會計的職能 企業管理會計的職能主要涵蓋四個方面的內容,分別為:決策、計劃預算、組織實施及控制等幾個方面的內容,下面就為大家具體分析一下。
(一)為決策提供客觀可靠的信息
企業的決策按時間可以劃分為短期與長期兩種決策類型。對企業內部會計進行短期分析,管理會計對微觀經濟學的概念進行了借鑒,采用了本一量一利、差量、增量等分析原理,對影響企業利潤的相關成本與收入進行分析對比,對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短期決策與非正常方面的提供有效的
保證。管理會計是依據時間價值,對現金流量進行分析與歸集,并對時間價值對現金流量的作用進行考察分析,得出相關因素對現金流量的影響,從而對長期投資決策進行合理的注解。
(二)制定計劃,編制預算
只有縝密的計劃和控制才能夠讓所選擇的目標得以實現,決策方案方能更加的完善。控制能夠得以實施,
最主要還是通過預算來完成,預算可以使量化的數據
最大可能實現企業將來要實現的經濟效益。這就需要管理會計對各項工作以及目標細化,具體到每一個關鍵的環節,管理會計用數據進行比較,及時發現數據的偏差之處,找出原因,比如因素分析法,對影響
最大的因素進行有效地控制,并且及時使之落到實處,讓計劃與預算達到
最終要實施的方案的每個步驟和目標。
(三)指導經營,實施控制
決策目標的實現,預算的實施,都依賴于實際的計劃與預算的執行過程中的控制來完成。管理會計通過對企業預算執行的跟蹤來完成經營活動中的多方面數據資料的歸集,并對預算數據與實際數據的差異進行比較與分析,及時的對問題做出合理的分析與調查,對預算實施過程中的差異進行合理的控制,已完成經營活動的原定目標的實現。并對反饋信息所,從而對長期投資決策進行合理的注解。
(四)成本確定和成本計算
管理會計在參與企業決策、編制計劃和預算、幫助管理部門指導和控制經營活動的過程中,成本的確定與計算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所以可以這樣理解,管理會計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成本確定與成本計算。針對于不同的管理需要,管理會計對成本的分類與定義給出了不同的注解與分類,對成本的確定也進行了梳理與計算。
管理會計報告概述
管理會計是會計的重要分支,是利用有關信息實現與業務活動的有機融合,預測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控制和評價,從而實現為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服務的管理活動。管理會計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提供管理決策所需的信息,改善企業的決策效率;二是提供豐富的管理工具,參與企業內部管理控制。從本質屬性上看,管理會計是一個通過提供經營管理信息提升企業價值的價值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其實質是旨在提升企業價值的價值管理,包括價值目標的確認、價值信息的提供、價值管理與控制、價值評價和分析等。
與財務會計相比,管理會計有以下幾個顯著特征:
一是在服務對象方面,管理會計主要是為單位內部管理人員提供有效經營和
最優化決策的各種財務與管理信息,為強化單位內部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屬于 對內報告會 計 。而財務會計雖然對內、對外都能提供基本的會計信息,但主要側重于對外部相關單位和人員提供財務信息,屬于 對外報告會計 。
二是
在職能定位方面,管理會計重在 創造價值 ,它滲透于單位管理活動的全過程,既有助于解析過去,通過對財務會計所提供的資料作進一步的加工,使之更好地適應控制現在和 籌劃未來的需要;又有助于控制現在,通過及時修正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使單位的經濟活動嚴格按照決策預定的軌道進行;還有助于籌劃未來,充分利用所掌握 的資料進行定量分析,幫助管理部門客觀地掌握情況,從而提高預測與決策的科學性,屬于 經營管理型會計 。而財務會計則是 記錄價值 ,通過確認、計量、 記錄和報告等程序對單位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進行加工處理,提供并解釋歷史信息,屬于 報賬型會計 。
三是在程序與方法方面,管理會計為單位自身服務,采用的程序與方法靈活多樣,具有較大的可選擇性。而財務會計有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較固定的程序與方法,并受會計規范的約束。
此外,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以計算機技術和現代
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滲透,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大幅提高,管理會計作為單位管理中決策支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 在不斷拓展應用的深度與廣度,進一步適應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管理模式不斷變革、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現實,在集成數據處理、長期與短期決策平衡、不確定 性風險識別與規避等方面發揮作用,為單位提供更多財務信息系統所不能提供的、更高層次的信息支持,更好地發揮價值創造的作用。同時,隨著新公共管理運動在 世界范圍內蓬勃發展,各國政府及非政府部門在管理過程中也要進一步運用管理會計的理念、技術與方法,提高管理效能。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聯系
1.兩者的最終目標一致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共同服務于
企業管理的目的,其
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財務會計具有反映和控制的職能,會計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是內部控制的方法;管理會計直接為企業的管理服務。
2.兩者的資料來源基本相同
管理會計所需的許多資料來源于財務會計系統,它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深加工與再利用,因而受到財務會計工作質量的約束;而財務會計的發展與改革,要充分考慮管理會計的要求,以擴大信息交換處理能力和兼容能力,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
3.兩者的主要指標相互滲透
財務會計提供的歷史性資金、成本、利潤等有關指標,是管理會計進行長、短期決策分析的重要依據;而管理會計所確定的計劃,又是財務會計進行日常核算的目標。他們的主要指標體系和內容是一致的,尤其是企業內部的會計指標體系更應該同步實施才能實現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4.兩者在方法上相互補充
管理會計的方法主要是預測、決策、預算、控制和考核;財務會計的方法主要是核算、分析和檢查。管理會計利用財務會計核算、分析方面的優勢去收集資料、處理資料;財務會計則利用管理會計的先進方法簡化會計核算,強化會計分析和檢查,提供會計信息。
5.兩者提供的信息具有共同的特征
相關性和可靠性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信息的共同特征。信息是決策的基礎,無論是企業內部管理者,還是企業外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對所需的信息都要求具備相關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整理的管理會計系統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