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1:所得稅會計通用解題思路
目標:利潤表所得稅費用,包括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 | |
1當期應交所得稅 | 對企業當期利潤總額進行納稅調整→將其調整為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的所得稅稅率→計算確認當期應交所得稅→作為當期所得稅。 |
2.遞延所得稅 | 2.從資產負債表出發→比較資產(負債)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確定暫時性差異→根據應有金額和期初余額計算應確認或應轉銷的遞延所得稅金額→作為遞延所得稅 |
注意: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相關的所得稅以及與企業合并相關的遞延所得稅,不計入所得稅費用。 |
知識點2:所得稅有關概念的具體應用
應納稅 暫時性差異 |
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應稅金額增加的暫時性差異。 | |
可抵扣 暫時性差異 |
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應稅金額減少的暫時性差異。 | |
賬面價值>計稅基礎 | 賬面價值<計稅基礎 | |
資 產 |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
負 債 |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
特殊情況:1.國債利息收入;2.超標的業務招待費支出;3.罰沒支出;4.超標的利息費用支出;5.超標的公益性捐贈支出;6.非公益性捐贈支出;7.無形資產內部研發費用化支出加計扣除支出。 |
知識點3: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和計量
差異 | 項目 | 具體規定 |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 充分 確認 |
除明確規定可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情況以外,企業對于所有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均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借方計入所得稅費用、其他綜合收益或商譽等。 |
不予 確認 |
1.商譽的初始確認;2.除企業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項中,如果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3.與長期股權投資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一般應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但同時滿足特定條件的除外。 | |
計量 | 1.遞延所得稅負債應以相關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轉回期間按照稅法規定適用的所得稅稅率計量。2.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不要求折現。 |
知識點4: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計量
差異 | 項目 | 具體規定 |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 謹慎確認 | 確認因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時,應以未來期間可能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 |
關注問題 | 1.對與長期股權投資相關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同時滿足有關條件的,應當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2.對于按照規定可以結轉以后年度的未彌補虧損和稅款抵減,應視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處理。 | |
不予確認 | 企業發生的某項交易或事項不屬于企業合并并且交易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 | |
計量 | 1.以轉回期間適用的所得稅稅率計量;2.不要求折現;3.期末應對遞延所得稅資產賬面價值進行復核(減值)。 |
知識點5:所得稅費用的計算
項 目 | 計算過程 | 對應科目 |
當期所得稅 | 在企業會計利潤的基礎上將其調整成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交納給稅務部門的所得稅金額,即當期所得稅。 | 所得稅費用 (當期所得稅) |
遞延所得稅 | 按照所得稅準則規定當期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金額,即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當期發生額的綜合結果,但不包括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的所得稅影響。 | 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 |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中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所得稅講解的全部內容,更多精彩請進入中級會計師欄目查看
只要一個電話
我們免費為您回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