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3 10:36:05來源:用考網綜合
近日,人社部、民政部聯合頒布養老護理員新“國標”:新增養老護理員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應具備的技能要求;將從業人員的“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畢業”調整為“無學歷要求”等。確保到2022年底前培養200萬養老護理員。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正處于人口老齡化迅速發展時期。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深,國家越來越重視養老護理及健康管理這兩方面的工作,預計在2022年底前培養200萬的養老護理人員,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對人民健康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
健康管理師作為從事為個體和群體在營養和心理兩方面健康的檢測、分析、評估以及健康咨詢、指導和危險因素干預等工作的專業人員,對于養老護理有著高度的見解及專業能力。健康管理師成為適合護理人員的熱門職業,健康管理的春天就要來臨了。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是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健康狀況,建立在健康管理的基本服務流程之上,通過健康檢測、健康評估和健康干預等方式,對老年人個人或群體進行健康服務的過程。通常會進行以下服務:
一、常規照護
對老年人的生活能力進行評估并分級,并按照不同照護標準進行服務。照護內容有:①生活照料服務②護理服務③精神支持服務④安全保護服務 ⑤環境衛生服務⑥康復娛樂服務等。
二、健康評估
在老年人健康檔案的基礎上進行健康評估,健康檔案是掌握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基本工具,完整的健康檔案能夠幫助健康管理者系統了解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及患病的相關信息。系統的老年人健康評估應包括健康史、自理能力、精神狀況、功能活動等評價,在此基礎上對老人進行健康分級,以便于后續針對性的跟蹤管理。
三、營養干預
具體措施有:①根據老年人的膳食需求和當地、當季的食材供應,制定出合理的營養食譜;②定期開展講座對老年人講解營養知識,糾正飲食觀念上的誤區,使之主動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③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營養配餐和烹調方式的指導;④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使之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年人糾正飲食觀念上的誤區。
四、慢病管理
通過健康體檢和健康評估,將老年人分類為一般人群、不同病種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并進行分層級、分病種的慢性病管理。具體措施有:①為每一位慢病患者制定詳細的健康促進方案;②健康管理師分片管理,明確管理目標,定期修正目標及方案;③開展慢病專項講座,組織與專家互動;④組織慢病人群定期復查,詳細記錄重要指標走勢;⑤在慢病人群中舉辦“科學運動降體重”、“合理運動降血糖”等活動。同時對于因罹患心腦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等慢性疾病而失能、失智的老年人,除了要為其提供生活照料服務外,還應將其的健康管理工作重點放在日常生活康復訓練和輔具使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