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2 11:15:42來源:用考網綜合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聯合頒布《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以下簡稱2019年版《標準》)。較2011年版《標準》,2019年版《標準》從職業技能要求、入職條件、職業空間以及晉級時間等方面均做出了重大修改,特別是在學歷方面,將“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畢業”調整為“無學歷要求”。
養老護理員是從事老年人生活照料、護理服務的人員,是養老服務的主要提供者,也是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支撐保障。
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已有2.49億老年人和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其家庭照護需求日漸龐大,而現有養老護理從業人員僅30萬,遠不能滿足養老服務需求。
鑒于此,為擴大養老護理員隊伍,2019年版《標準》聚焦“一升一降一轉型”,即將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技能等級由四個增至五個,新增“一級/高級技師”等級,暢通養老護理員職業發展通道。同時降低了對五級/初級工工作內容、技能要求、相關知識的要求;將“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畢業”調整為“無學歷要求”。“一轉型”則指的是根據其他職業與養老護理員的關聯性,規定護士、家政服務員在申報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時,其從業年限可視為養老護理工作的從業年限,為相關職業從業人員轉型發展為養老護理員提供路徑。
另一方面,2019年版《標準》在養老護理員各職業等級中,新增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技能要求,提升養老護理員上門服務能力,適應居家和社區照護的巨大需求;在“基礎知識”中新增“消防安全”內容,提高養老護理員火災防控能力,提升養老服務安全管理水平;為回應和滿足社會對失智老年人照護需求,新增失智老年人照護要點與溝通技巧。同時,在二級/技師、一級/高級技師等級,新增“能力評估”和“質量管理”工作內容,提高高等級養老護理員的管理能力。
《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頒布實施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民政部也將分別采取措施,以加強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增強養老護理員的職業吸引力。
據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負責人介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以《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頒布實施為契機,鼓勵技工院校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家政服務、護理等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指導技工院校加強學科建設,培養更多養老護理專業人才和實用人才。
同時,還將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工作。指導各地人社部門擴大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工作。會同民政部遴選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面向社會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暢通養老護理員職業發展通道。
鼓勵養老服務機構深化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與養老護理員薪酬待遇掛鉤機制,促進養老護理員的技能等級和收入水平同步提升。
而據民政部養老服務司負責人介紹,民政部將重點開展養老服務人才培訓提升行動。確保到2022年底前培養培訓1萬名養老院院長、200萬名養老護理員、10萬名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切實提升養老服務持續發展能力。
逐步構建鼓勵養老護理員從業的政策措施。指導各地建立養老護理員入職補貼和崗位津貼制度,逐步建立依據職業技能等級和工作年限確定服務價格的制度,增強養老護理員的職業吸引力。
此外,還將加強養老護理員信息信用管理及建立養老護理員褒揚機制。在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和質量評價工作中,逐步加大養老護理員與老年人的照護比例、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人數等指標的權重,讓養老護理員的勞動創造和社會價值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