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中醫師承的具體步驟如下:
1. 尋找合適的導師
教師應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具有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以上職稱,或從事中醫臨床工作15年以上。
具有中藥副主任藥師以上職稱,或中藥高級技師職業資格,或從事中藥加工、鑒定、制劑等中藥實踐15年以上。
可以通過參加中醫藥行業交流會、咨詢中醫藥機構或向業內人士求助等方式找到合適的老師。
2. 簽訂師承協議
雙方應正式簽訂《傳統醫學師資關系合同》,明確師徒的真實身份、權利義務以及中醫學習的具體內容和方向。
3. 公證與備案
師徒簽訂教師關系合同后,應當攜帶有關材料到國家認證的公證機構進行公證。公證機構將核實確認合同內容并備案。
公證完成后,應將教師教育協議報管理單位(教師所在單位)批準備案,教師教學時間自備案之日起計算。
4. 跟師學習
繼承人需要連續學習3年(部分地區為5年),學習時間自公證之日起計算。
在學習過程中,要認真記錄學習筆記和實踐經驗,并由導師簽字確認。
5. 出師考試
跟師學習滿3年后,可報名參加出師考試。
教師考試包括臨床實踐技能考試和綜合筆試。學生需要在兩次考試中達到合格分數才能被認證為合格。
6. 實習和助理醫師考試
通過教師考試,取得傳統醫學教師證書后,在醫療機構實習一年并通過考試,可申請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7. 執業醫師考試
取得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證書后,在醫療機構工作滿5年后,可報考中醫執業醫師
中醫師承的費用一般不超過幾萬元,主要支出在學習材料和臨床實踐輔助材料上。根據地區和教師資格的不同,教師學費在2.5萬元至3萬元之間,快速發展地區的學費可能更高,甚至超過5萬元。公證費用一般在300-500元之間,無需額外的備案費用。如果尋求幫助,可能會產生機構服務費。完成師資后,可能還需要支付中醫師資考試和確有專業考試的報名費。
中醫教師的學習內容包括中醫四診及基礎操作、常見中醫、處方臨床應用、內外婦幼疾病治療、針灸基礎操作及臨床技術。教師應具有中醫執業醫師資格,從事臨床工作15年以上或副主任中醫職稱。
中醫考試有線下和線上兩種報名方式。線下報名需攜帶證件原件及復印件、報名表及費用到指定報名點,成功后取得報名號。網上報名需提供身份信息,上傳身份證照片,選擇考點和考試時間,成功后獲得報名號。
年齡要求:考生必須年滿18歲,且不超過65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教育要求:考生需要具有高中以上學歷或同等學歷。這意味著考生至少需要完成高中學業或具有與高中相同的學歷。
教師關系合同與公證:考生必須與教師簽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統一的教師關系合同,并經縣級以上公證機構公證。教師學習時間自公證之日起計算,教師不得超過兩名教師。
學習經驗:考生需要連續三年與老師一起學習。在此期間,他們需要在大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際的臨床學習和實習,積累必要的經驗和技能。
教師考核和執業實習:通過教師考核后,考生需要進行為期一年的臨床實習。只有在完成臨床實習并取得相應證書后,才能申請成為執業助理醫師。
此外,中醫指導教師需要具有中醫資格證書或民族醫學專業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從事中醫或民族醫學臨床工作15年以上,或具有中醫或民族醫學副主任以上職稱;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特的技術專業知識;遵紀守法,遵守職業道德,信譽良好;堅持醫療機構的臨床實踐,能夠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