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心理咨詢師這一職業在福州地區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對于有志于從事心理咨詢行業的人員來說,了解2025年福州心理咨詢師的報考流程和條件至關重要。
一、福州心理咨詢師報考官網
福州心理咨詢師考試的報名官網為心理咨詢系列基礎培訓綜合服務系統。考生需通過授權的培訓機構進行報名,個人無法直接在官網報名。
二、報名程序
選擇培訓機構:考生需選擇一家具有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授權資質的培訓機構。
提交報名材料:向培訓機構提交相關報名材料,包括身份證、學歷證明或職稱證明、一寸白底彩色照片等。
完成培訓課程:參加培訓機構組織的系統培訓,完成192學時的學習。
機構代報名:培訓機構在考前7天為考生發放準考證,并統一進行報名。
參加考試:考生憑準考證在指定時間參加考試。
三、報名要求
考生需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專以上學歷。
具有心理學、教育學、醫學等初級及以上職稱。
大專或本科畢業前一年的在校學生,需持有學生證或出具在校證明。
四、考試條件
考試時間:福州心理咨詢師考試時間分別為每年的5月、8月和11月,報名時間一般在考前一個月左右。
考試科目:考試分為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兩部分。理論知識涵蓋基礎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內容;技能操作包括心理診斷技能、心理咨詢技能和心理測驗技能。
2025年福州心理咨詢師考試的報名流程較為規范,考生需通過授權培訓機構進行報名,并完成規定學時的培訓課程。報考條件相對寬松,滿足學歷或職稱要求的人員均可報考。希望以上信息能為有意報考福州心理咨詢師的考生提供實用的參考和指導。
考點 68:心理正常與心理異常的區分之標準化的區分
李心天對區分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提出如下四類判別標準。
(一)醫學標準
在這種標準下,精神障礙是軀體疾病。如果一個人的某種心理或行為被疑為有病,就必須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變化的依據,在此基礎上認定此人有精神障礙。其心理或行為表現,則被視為疾病的癥狀,其產生原因則歸結為腦功能失調。這一標準為臨床醫師們廣泛采用。醫學標準將心理障礙納入了醫學范疇,這種做法,對心理障礙的研究,曾經做出過重大貢獻。
(二)統計學標準
在普通人群中,人們的心理特征,在統計學上服從正態分布。一個人的心理正常或異常,可根據其偏離平均值的程度來決定。以統計數據為依據,確定正常與異常的界限,多以心理測驗為工具。統計學標準提供了心理特征的量化資料,比較客觀,其操作簡便易行,便于比較。因此,受到很多人歡迎,但這種標準也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例如,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創造力的人在人群中是極少數,但很少被人認為是病態。再者,有些心理特征和行為也不一定成常態分布,而且心理測量的內容同樣受社會文化制約。所以,統計學標準的普遍性也只是相對的。
(三)內省經驗標準
內省經驗涵蓋兩個方面:
一是病人的內省經驗,如病人自己覺得有焦慮、抑郁或說不出明顯原因的不舒適感,自己覺得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等等;二是觀察者的內省經驗,如觀察者把被觀察者的行為與自己以往經驗相比較,從而對被觀察者做出心理正常還是異常的判斷。這種判斷具有很大的主觀性,不同的觀察者有各自的經驗,所以評定行為的標準也就各不相同。當然,如果觀察者通通接受同一種專業訓練,那么,對同一種行為,觀察者們也能形成大致相近的看法,甚至對許多精神障礙仍可取得共識,但對某些少見的行為,仍可能有分歧,甚至意見截然相反。
(四)社會適應標準
在正常情況下,人能夠維持生理和心理活動的穩定狀態,能依照社會生活的需要,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因此,正常人的行為符合社會的準則,能根據社會要求和道德規范行事,這時,我們說他的行為是一種社會適應性行為。如果由于器質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某個人的社會行為能力受損,不能按照社會認可的方式行事,那么,我們就認為此人有精神障礙。這一判斷,是將此人的行為與社會行為相比較之后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