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古代藝術成就-戲曲劇種
評劇
原名蹦蹦戲、落子戲,又名平腔梆子戲,簡稱平戲1935年正式使用評劇的名稱。其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及東北等地,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
《劉巧兒》《花為媒》《小二黑結婚》《楊三姐告狀》《秦香蓮》
豫劇
中國“八大劇種”之一,河南的主要劇種,在國內外影響僅次于京劇。其音樂豐富多采,有獨特的板式結構和比較完整的音樂程式
崔蘭田、馬金風、常香玉、陳素真、閻立品、桑振君
《花木蘭》《紅娘》《對花槍》《三上轎》、《鍘美案》《穆桂英掛帥》
秦腔
源于陜西、甘肅一帶的民間歌舞,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其表演粗獷質樸,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于表現悲劇情節
馬友仙竇鳳琴
《春秋筆》《紫霞宮》《和氏璧》《玉虎墜》
黃梅戲
安徽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其原名“黃梅調”或“采茶戲”,是18世紀后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
嚴鳳英、王少舫、黃新德、馬蘭
《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
二、中國古代藝術成就-戲曲劇種相關練習題
昆曲發源地是哪里?
A. 北京
B. 昆山
C. 昆明
【參考答案】B
原文鏈接:中國古代藝術成就-戲曲劇種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之戲曲劇種的全部內容,更多精彩請進入事業單位欄目查看
只要一個電話
我們免費為您回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