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典開頭
【開頭1】轉折遞進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然而,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日益擴大,西方文化思潮涌入,一定程度上出現了以洋為美、以洋為尊,甚至貶低、漠視優秀傳統文化的現象。這都迫切需要我們守住傳統文化的根基與方向。但是,“守”不是守舊,不是回避革新,而是在堅持“守”的基礎上力求“革新”,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活起來”。
【開頭2】對比式
“革”是創新、是變化;“守”是堅守、是不變。中華民族從文明古國一路發展,歷經數千年而不墜,正是因為兼顧了革與守的哲學,兩者相互搭配而持盈保泰。一味求變,事事盲動,就會打破矛盾的統一,違背事物發展規律;一味教條,陷于僵化,不懂得變革,就會被時代拋棄。因此,新時代要做好“革與守”,既不忘初心,又能當變則變。
【開頭3】排比式
一針一線的刺繡歷經千年不絕,借助新的設計理念再次流行;源遠流長的故宮文物凝聚了匠人心血,如今被一個個創意產品激活……它們之所以能夠再現生機,正是因為被注入了創新因子。“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把握創新,方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但是創新并不是拋棄根本、漫無目的、毫無方向,更不是什么都變,而是要把握“革與守”的平衡,讓事業有高光、讓人生更出彩。
二、經典寫作框架
【分論點1】
1.守正是傳承與發展的基礎。
2.革新是傳承與發展的動力。
【分論點2】
1.“守”就是守護初心、守牢方向、守住優勢。
2.“革”就是擁抱變革、不斷變化、推陳出新。
3.“革與守”相統一就是解放思想與實事求的統一。
【分論點3】
1.把握“革與守”的平衡,才能不忘初心,把握方向。
2.把握“革與守”的平衡,才能銳意進取,繼往開來。
3.把握“革與守”的平衡,才能擔當作為,引領未來。
三、經典結尾
【結尾1】反問式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浩如煙海,歷經滄桑、厚重精深。在21世紀的今天,中華文化與異質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不斷相遇交鋒、沖突碰撞,人們不得不反思,中華傳統文化究竟何去?答案不言而喻。必須堅持在守正中革新,在革新中守正,才能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正確的道路上傳承與發展,才能“活起來”,更能“火起來”。
【結尾2】概括式
守住初心、方向、優勢才能把握本質、遵循規律;擁抱變革、變化、推陳出新才能與時俱進、適者生存。一個人、一個企業,甚至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應處理好“革與守”的關系,既要有堅守的定力,又要有革新的魄力,于此方能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始終在正確軌道上向前推進。
【結尾3】引言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上強調:“在國家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方位之際,在新時代開啟的偉大征程中,深刻準確把握黨和國家改革發展的變與不變。”強調了變與不變的重要性。守正不渝,創新不止。唯有把握“革與守”的平衡,努力在“守正”中“創新”,堅持在“創新”中“守正”,填充空白、補上短板、讓發展擁有“加速度”,激發無限可能。
以上就是用考培訓小編為您整理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革與守寫作素材及分析的全部內容,更多精彩請進入公務員欄目查看
只要一個電話
我們免費為您回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