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父輩的“勤儉節約”到我們的“低碳環保”,其實都有一樣的內核:惜物
一件白底藍邊兒五角星圖案的新生兒連體衣,朋友靜靜從我這兒拿走時,已經是“四手”了:4年前,朋友當中結婚最早的娜娜生下女兒藕藕,小姑娘成為連體衣的第一任小主人。3年前,小葉子的兒子葫蘆第二個穿上了它。兩年前,我兒子昭明穿上了這件洗得愈發柔軟的“三手”衣服。如今,我把它交給靜靜,期待第四個小主人的到來。
年輕父母互相贈送孩子穿過、用過但還沒損壞的衣服、玩具;不準備再看的書,放到二手平臺賣掉;想買什么,先去朋友群里問一聲能否互通有無……近幾年,這種“物盡其用”的生活方式在年輕人中悄然興起,成為一種時尚的消費觀念、生活態度。
君子使物,不為物使。“物”帶給人的,有對使用功能的滿足,也有對心理需求的關照。工作上取得了成績,買一支口紅獎勵自己;朋友將要遠行,送一支鋼筆作為祝福。這些,是對內心的慰藉,也是合理的消費。至于使用需求,能得到基本滿足就好——二手的蒸汽熨斗,也能熨平衣服;別人看過的書上有做過的筆記,思想碰撞一下也不錯呢。正視自身需求,不一味追求“新”和“高級”,既節省了錢,又物盡其用、節約了資源,真正做到省錢省物料、低碳又環保。
這種儉省不僅環保,還很時尚。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這兩三年,布袋又成了一種流行。粗織的棉布,簡約的底色,兩根半寸來寬的帶子,可肩背、可手提。穿長裙的女孩背,有種迤迤然的慵懶;穿百慕大短褲的男士背,有種清清爽爽的精神;老同志拎著去買菜,方便。辦公室里一位漂亮女孩子背的布袋上,只有3個大字:“心靈美”,有趣有格調,幽默惹人笑。
前陣子降溫,北京戶外零下10攝氏度。我爸翻出一件看起來有些年頭的大羽絨服穿上,巨大的方形口袋和面包般的厚實感,正是時下流行的款式。其實這件羽絨服已經穿了30年,但是好在保養得宜,如今不僅依然保暖,看起來還頗有些時髦。
追溯起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早有與今天的低碳環保相契合的理念,就是“勤儉節約”。兩者有著共同的內核:惜物。曾經,愛惜東西可能主要考慮的是省錢;如今,則又多了保護生態環境的考量。物盡其用,節約的不僅是生產物品的原材料,還有運輸、人力、能源消耗與環境代價等一系列成本。
看到儉省的生活方式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實在令人欣喜。你,要不要一起?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三支一扶考試-時政熱點:背布袋的你 好美的全部內容,更多精彩請進入三支一扶欄目查看
只要一個電話
我們免費為您回電